展现江门制造实力!这艘“全球之最”海工重器预计今年上半年完工并交付使用

2023-01-27 10:29:47来源:江门发布

总用钢量超2.3万吨、主船体涵盖逾300个小段、近300名建设者参与……2023年,一艘来自江门的“全球之最”海工重器即将画上圆满句号。

春节期间的银洲湖,充满了希望。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通公司”)码头,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45000DWT半潜驳船的主船体,雄伟地矗立在水面上。岸边,平躺着的巨型塔楼,展现出一副即将“合体”之势。

这艘海工重器是基于沿海地区缺少大载重浅吃水驳船的现实而设计建造,建成后不仅能满足在全球各大洋进行调遣运输的需求,更能到达大型驳船不能深入的港口和河口施工工地进行作业,大幅提高浅海地区大型项目的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项目主船体已完工,正进行船体塔楼的组装、吊装工作,预计今年上半年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春节期间,记者对该项目进行了采访。

小场地也能做大文章

“叮当、叮当……”距离码头400余米,岸边厂房内工人有条不紊操控机器进行零部件生产。厂房外,整齐放置着一排排“大家伙”,延至码头。往码头方向步行5分钟,一艘庞然大物映入眼帘,45000DWT半潜驳船的主船体矗立在水上,长164米、宽65米,总高度超31米的船体,让人为之震撼。

“主船体分为四个总段,包含300多个小段,对每一块设计、制造、焊接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航通公司制造中心经理李启国向记者介绍道。

45000DWT半潜驳船是江门建造的最大船舶,总用钢量超2.3万吨,与“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用钢量相当。远观,它像一个超大型“平板车”,主船体可下潜水下,不容易受到海面风浪影响,能够保持较佳的稳定性,“浅吃水”又可适用于深水域、浅水域作业,很好地解决了其他半潜驳船只能在深水域作业的短板。

“宽”“扁”和“浅吃水”是它最显著的特征,但其特殊规格也给建造者制造了不少麻烦。按常规方案,需要至少6万吨以上的船坞才能满足建造需求,而航通公司船台只能建造长200米、宽54米、自重1.2万吨的船舶。

“小场地如何做出大文章?”望向广阔的银洲湖面,李启国的眼神说明了一切,“我们利用船台进行建造,将主船体分成四个总段下水,然后再将各总段进行水上合拢,这让整个项目工期和成本都在可控范围内。”

在岸上分段制作,在水上集中“合体”,此前国内并无相关经验可借鉴,也恰恰展示了江门制造“国之重器”的能力。

“建造过程中,我们利用经纬仪辅助勘划各类定位线、检验线等基准线,再运用全站仪复验,对各分段、总段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最终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电脑进行三维模拟搭载合拢。”项目总工饶燃介绍,项目通过模拟分析计算出合拢相关参数,再根据模拟报告在全站仪的辅助下完成余量切割、相关参考线的标记及合拢工作,整个过程不仅实现了“无余量搭载”的现代化造船工艺,同时还大大减少了各工序的累计误差。

2022年9月,45000DWT半潜驳船顺利完成四个总段的水上合拢工作。

可移动式塔楼满足更多需求

站在相当于1.5个足球场大的甲板上,让人感受到45000DWT半潜驳船的壮观与豪迈。

沿着甲板望向岸边,横跨百余米长、分为几个部分的塔楼“侧卧”平躺,春节过后,塔楼的组装、吊装工作将展开,项目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半潜船在工作时,会像潜水艇一样,通过调整船身压载水量,平稳地将船身甲板潜入10—30米深的水下,只露出塔楼建筑。这也意味着,绝大部分的操控工作,将在塔楼中完成。

“这艘船共设置了4个塔楼,每个塔楼高度达到24米,由于其巨大的重量,我们将每个塔楼拆分成4块,在陆地上进行组装,分块吊装到主船体进行合拢,塔楼安装到位后将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李启国介绍道。

不同于传统的半潜驳船塔楼,建成后的45000DWT半潜驳船前端两个塔楼可以在船上进行移动。

“当装载货物宽度要求较大时,通过加配液压顶升及滑轨移动装置,将尾部4个可移动塔楼移至首部,使尾部留出装载空间,不保留下潜功能,但满足调载需求,作为甲板驳使用,可以使本船在半潜舶和甲板驳切换,满足更多更复杂的装载需求。”李启国说,可移动式的塔楼设计能让船体完成更多领域和场景的作业需求,“这就相当于在固定的场地空间,有了更多种组合模式。”

船体甲板上,已有不少施工设备摆放于此。记者了解到,项目塔楼组装和吊装工作将在2—3月完成,4—5月将进入到项目的整体调试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完工交付使用。

当前,广东树立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立起更高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45000DWT半潜驳船即将完成建造,不仅将是湾区海洋装备制造的非凡成就,更彰显着江门勇当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能力和信心。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皇智尧)

责任编辑:叶隽毅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